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

糖尿病與心肌梗塞

心肌梗塞常以胸痛表現

        五十多歲陳先生到公園散步,走路幾分鐘後就出現胸悶胸痛及冒冷汗的症狀而到醫院急診,經由檢查被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,心臟科醫師立刻為他做了心導管的治療。住院中也發現糖血色素13%,確診為糖尿病,因此住院中也會診新陳代謝科控制血糖的問題。
       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肌肉「營養」和「氧氣」的血管,如果冠狀動脈突然塞住,心臟肌肉會因此得不到養份,心肌會立刻開始受損及壞死。心肌梗塞的症狀常見的有胸悶胸痛、有些人會放射到下巴、牙齒、手臂、背部或是胃痛。嚴重時可能會有呼吸困難、休克昏厥等症狀。如果短時間內無法立刻將血管打通,心臟肌肉壞死的範圍會越來越大,有可能會造成死亡。心肌梗塞後因為心肌受損,往後的日子裡心臟衰竭的機會也提高。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控制不良,血液裡面會有很多不好的物質,引起血管粥狀動脈硬化,造成心肌梗塞的機會比起一般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許多,因此心肌梗塞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。
        糖尿病的另一個併發症為自主神經病變,血糖控制不良或是罹患糖尿病時間長,自主神經病變的盛行率都比較高。臨床表現為心血管方面可能有心律不整、姿態性低血壓、腸胃排空不良導致噁心想吐、性功能障礙、發生低血糖時因為自主神經病變導致低血糖不自覺,因此無法及時自我處理低血糖。心肌梗塞沒有出現典型胸悶胸痛等症狀,因此沒有及時就醫。
        第二型糖尿病沒有症狀,病人通常都是發病一段時間後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。第一次發生心肌梗塞才診斷出有糖尿病,這樣的狀況其實並不罕見,知道有糖尿病之後當然要積極的治療,但是診斷糖尿病的時間如果可以提早幾年,甚至是糖尿病早期就開始積極治療,或許心肌梗塞的事件不一定會發生。

糖尿病病人預防心肌梗塞需注意
1. 糖化血色素要小於7%。早期發現糖尿病,早期就控制良好的血糖,可以將小血管病變機率降低,大血管病變包括心肌梗塞也可以減少。糖化血色素目標值是個人化的目標,可以與自己的醫師討論。
2. 病人如果也有高膽固醇和高血壓,也必須要積極控制。
3. 抽煙也會加速粥狀動脈硬化的形成、使血壓上升,因此有抽菸的習慣可以積極戒菸。
4. 體重過重的病人要將BMI控制在18.5~24kg/m2。男性腰圍<90公分、女性腰圍<80公分。
        慢性疾病「三高」,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血症,經常是沒有症狀的,所以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有三高的問題,如果可以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很有可能可以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。